《新见·人物》是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推出的全新栏目,青年学者对话乳腺癌领域大家,将流金岁月落于纸面,把心路过往信手品悟,一期一会一篇章,为你讲述每一个真实的传奇力量,献给所有关注乳腺癌患者命运的读者。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黄亮教授:日前,ADC药物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在乳腺癌领域已有Destiny-Breast03和Destiny-Breast04卓越的研究结果,请您谈一谈您对ADC在乳腺癌领域的展望以及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范蕾教授:随着Destiny-Breast03和Destiny-Breast04研究结果的公布,我们看到了以T-DXd为代表的新型ADC药物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良好治疗效果,也让我们对乳腺癌患者未来的治疗前景充满希望。在Destiny-Breast03研究中,T-DXd与T-DM1相比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二线治疗的显著疗效,并受到了国际各大指南的认可,成为了二线标准治疗方案;HER2低表人群数量并不少,但一直未在临床引起重视,Destiny-Breast04研究对该部分人群的治疗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T-DXd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1个月,而化疗组为5.4个月。这一良好治疗效果,也在临床引起了轰动。鉴于Destiny-Breast03和Destiny-Breast04研究结果的公布和T-DXd目前开展的各项临床研究,我认为未来T-DXd将在乳腺癌患者晚期治疗和早期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
除T-DXd外,我们也看到,针对其他靶点的ADC药物目前也是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这些药物的出现,一方面有可能改变当前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模式,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我们应如何针对不同患者进行药物的排兵布阵?应如何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未来ADC药物是否能够取代化疗?此外,ADC药物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未来也可能出现患者耐药问题。
虽然目前在ADC药物治疗领域还存在许多未知,但总体来看,我认为未来ADC可能会改变乳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方向。
.jpg)
专家简介
吴炅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专家简介
余科达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政副主任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青委主委
上海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分会副主委
获明治生命科学奖;上海市银蛇奖、优秀学术带头人、优青人才、曙光人才、启明星人才;复旦大学校长奖、五四青年奖章、卓识人才、卓学人才;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于JAMA Oncol、J Clin Oncol、JNCI、Nat Commun、Sci Adv、Cancer Res、Nat Rev Cancer等国际权威期刊
专家简介
李俊杰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现担任科主任助理、浦东病区主任、科室教学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
中华医学会乳腺肿瘤学组青年专家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及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委员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乳腺青委副主任委员
中华乳腺病杂志中青年编委等职务
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至美国麻省总院癌症中心进行乳腺癌临床专科进修学习,专注于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参与并设计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发表SCI论文15篇,最高影响因子33分。
专家简介
张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期临床研究病房行政主任
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上海市“医苑新星”杰青人才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召集人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YBCSG主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青委会副主委
乳腺癌整合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DE首批化药临床兼职审评员
《Diseases&Research》副主编
《Translational Breast Cancer Research》、《Gland Surgery》编委
第一/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Lancet Oncol》等)
专家简介
范蕾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青委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分会青委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青委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委员
上海女医师协会科普委员会委员
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肿瘤中心Fellow
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上海市级基金多项
SCI收录论文20余篇,第一及通讯作者文章10余篇,收录于《柳叶刀肿瘤》《JAMA Oncol》等